具有纪念意义的是,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
蛟龙号于2009年8月首次在长江江面完成下潜测试,2012年7月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完成7000米级海试,2017年进行全面技术升级,今年上半年首探大西洋并创下“九天九潜”新纪录……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介绍,今天的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进行,主要任务是观察及拍摄海山山坡到山顶的海底生物分布,采集生物、水体、地质样品和环境参数数据,并全面测试潜水器的各项功能。
蛟龙号于7时许从“深海一号”船后甲板推出,并被绞车牵引布放至海面,随即开始注水、下潜。
13时5分,蛟龙号返回海面,带回了4K摄像机拍摄的高清视频,以及通过虹吸取样器、生物网兜、微生物原位富集装置等采集的一系列样品,包括罕见的黑色和紫色共生珊瑚。
从拍摄的视频看,在海山山脊上,存在着绚烂多彩的深海生物,包括海葵、冷水珊瑚、海绵、海星、海参、海百合等等。
另外还发现了两块有着黑色金属结皮的岩石,猜测是钙质沉积物。
接下来的30多天里,蛟龙号还将进行17次下潜作业。


海洋馆里的蛟龙号模型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将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晶体管是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如今时代不可或缺的元件之一
中国版星链首批组网卫星成功升空入轨背后:低轨卫星具有低时延、易于实现全球覆盖的特点
我国徐深气田首座天然气能量计量站建成:促进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透明化、规范化发展
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一箭18星升空入轨: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是我国第二个低轨卫星大星座
新舟60遥感机开展连续体水分透视遥感试验:在地面关键样区开展了多项观测与试验工作
53年前今天:美国阿波罗15号再次登月 宇航员挖取月表下样品
日本航天空前壮举!小卫星绕着废弃火箭飞了三次
SpaceX星舰第5次试飞时间公布:超重助推器的捕获回收尝试,团队持谨慎乐观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