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机器人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其核心部件更是达到了100%的自主可控,标志着该项目已成功从理论研究跨越至实物样机阶段,展现了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普遍存在的海缆感知能力弱、持续作业时间短等难题,广东电网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及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与企业,组建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的精英攻关团队。
团队通过创新性地融合“声-光-磁-电”多模态信息,研发出了一种高效的海缆探测定位方法,成功攻克了多传感器组合导航中的抗干扰技术难题。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低能见度水下环境中海缆搜寻定位困难的问题,还有效避免了近底水下导航失效的困扰。
考虑到海底环境的复杂性,项目团队精心设计了履带和雪橇两种行进模式,这两种模式均能在稀软土海床上实现稳定行进,从而有效解决了机器人在此类复杂环境下的行进难题。
此次研发的机器人将全面适用于我国近海的稀软土海底环境,其最大敷埋作业速度可达1000米/小时,相较于传统作业方式,作业速度实现了近一倍的提升。

含狂犬病毒等:澳大利亚一实验室323瓶活病毒下落不明
美国宇航员瘦到脱相 究竟该怪谁
NASA再次推迟载人登月任务:还将部分原因归咎于特朗普
美国重新登月计划再次推迟:将“阿耳忒弥斯2号”的载人绕月飞行任务推迟至2026年4月进行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
我国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发射成功:首个单一型号完成100次发射的火箭
东航第9架C919今日首航重庆:搭载159名旅客顺利飞抵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我国科学家实现金刚石光学信息存储:超高硬度,卓越的化学稳定性
力箭一号遥六运载火箭在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如期完成总装测试工作,并顺利通过出厂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