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与一名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确认,王中林已离职,并全身心投入位于北京、由他参与创办的研究所工作。

回溯至2010年末,王中林教授应邀来华参加高端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亲自向他抛出橄榄枝,诚邀其领衔筹建一所专注于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研究的前沿机构。这一提议迅速点燃了王教授心中的激情,他随即返回美国,迅速向佐治亚理工学院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随后全力支持并促成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成立,为我国纳米科技领域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全球顶尖学术出版商Elsevier携手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发布的最新“标准化引文指标全科学作者数据库”排名中,王中林教授再次以其卓越的科研贡献和深远的影响力脱颖而出。
在职业生涯总影响力榜单上,他稳居次席;而在单年度科学影响力排名中,更是连续五年全球排名第一,彰显了其在纳米科技领域的非凡成就与持续引领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王中林教授的科研之路始于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随后在1982年凭借卓越表现入选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深造纳米科学,这段经历不仅为他日后的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预示了他将在纳米科技领域书写传奇篇章的辉煌未来。
王中林回望这段经历,称CUSPEA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对我个人来说,CUSPEA是我科研生涯的重要转折,李政道先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为中国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王中林说道。
据王中林介绍,CUSPEA在美国的组织联系工作都是李政道亲自操办的。李政道建议设立少年班、建成博士后制度、开创CUSPEA等等人才项目对中国的贡献不可估量,他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王中林表示:“他一直是我的榜样,现在我也尽量多培养学生,希望用我所学为年轻学子搭建一个平台”。

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严重阻碍了太空数据的高效回流与应用
珞珈四号01星搭载“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首个将遥感技术与医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创新项目
马斯克公布最新火星计划:SpaceX计划在2年内向火星发射约5艘无人星舰飞船
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改装船舶 “领先 1”轮试航成功,正逐步成为航运业绿色转型的理想选择
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垂直回收功败垂成,已经飞到了12公里高度
国产客机C919平均上座率高达86%,中国航空市场上所有飞机里最高的!
俄宇航员创国际空间站单次停留时长纪录:在太空的停留时间将超过374天
2025考研时间确定: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首次公开: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解析了其中蕴含的月球早期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