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成果刊登在5月30日《自然》杂志封面,这是该团队继异构融合类脑计算“天机芯”后,第二次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标志着中国在类脑计算和类脑感知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研究团队聚焦类脑视觉感知芯片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借鉴人类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模仿人视觉系统的特征,形成两条优势互补、信息完备的视觉感知通路。

在此基础上,团队研制出了“天眸芯”,能在极低的带宽(降低90%)和功耗代价下,实现每秒10000帧的高速、10bit的高精度、130dB的高动态范围的视觉信息采集。
清华大学表示,基于该芯片,团队还自主研发了高性能软件和算法,并在开放环境车载平台上进行了性能验证。
在多种极端场景下,该系统实现了低延迟、高性能的实时感知推理,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展现了巨大应用潜力。
中国联通推行万兆宽带小区试行:具备超大带宽、低时延、应用级灵活切片等特性
东航C919商业运营一周年:总计商业运行飞行时间6090小时,承运旅客超27.6万人次
马斯克:我们可能在10年内,或许七到八年内,将有第一批人类登上火星,人类将在五年内重返月球
汽车有方向盘控制,高铁列车可没有,它是怎么转弯的呢?
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北京三号C星星座,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数据
5月刚刚过半,波音飞机已经出了5次事故,你还敢坐吗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农田出现了疑似太空垃圾的物体
太空科研即将迎来“收获季”,包括超高真空、高低温交变、空间辐照环境
中国制氢提纯、除杂新高度,航天工程公司在氢能技术核心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