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黑羽红嘴、体态优美的大型候鸟名叫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性濒危物种之一,全球仅有2000多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根据以往的研究,黑鹳大多数为迁徙鸟类。但在三门峡黄河湿地,黑鹳已由“稀客”变“常客”。而除了黑鹳,白琵鹭、骨顶鸡等珍稀禽类的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从2014年至今,三门峡相关单位已为500多只候鸟进行了环志,其中有300多只同时佩戴卫星跟踪器。根据环志情况来看,每年候鸟的物种种类、数量都在持续增加。
持续迎来越冬天鹅 候鸟互结“朋友圈”
生态环境不断向好,鸟类的种类、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眼下,正是候鸟迁徙的时候,随着气温下降,自10月底以来,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迎来大批前来栖息越冬的白天鹅。鸟类专家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发现,两年前进行环志的两只大天鹅竟然配对结偶,今年还带了3只天鹅宝宝回到了恋爱地。

进入11月中下旬,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越冬天鹅以每天300只的速度不断增加。

2019年以来,三门峡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亿”工程,推动18条黄河一级支流治理、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万亩矿山生态修复、亿吨泥沙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全面筑牢“水清、滩净、岸美、山绿、河畅”的黄河中游生态安全屏障。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蓝天碧水绿荫铺展在黄河岸边。


据观测,2023年前来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越冬的天鹅将达到2万只,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候鸟和它结伴而至,在这里结成了“鸡鸭鹅”朋友圈。
服务规范并重 推动观鸟经济健康发展
每年初冬到来年早春,伴随着天鹅等大批候鸟来到三门峡的还有来自各地的观鸟游客。为了推动生态保护有规可循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门峡市一方面加强对观鸟游客的细节服务,另一方面注重对野生鸟类保护的宣传教育,推动“观鸟经济”健康发展。

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23年天鹅回归季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每天景区的游客人数能达到两万多人次。为了引导游客有序参观,当地林业局、文旅局等部门纷纷推出了各项举措。

2023年9月,三门峡市还开通了看白天鹅免费公交接驳号,可以将游客直接送至湿地公园。

随着观鸟季游客的大量涌入,三门峡市格外注重对野生鸟类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发展“观鸟经济”的同时引导游客爱鸟护鸟,推动生态保护有规可循。
前11个月 全国共启动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7000件 涉及赔偿金额约40亿元
链博会做大产业链“朋友圈” 26家企业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现代产业链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正式签发启用 被称为“五星卡”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了!东起深圳 西至中山
灵活运用“千万工程”的法宝妙招 推动新时代“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
我国涉海距离最长城市燃气管线今日通气运行 刷新了国内直径1016毫米城市燃气管线水平定向钻穿越长度纪录
数字孪生水利让治水用水护水有了“智慧大脑” 为水利决策管理提供了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持
多地气温持续走低,御寒用品、取暖设备的销量一路飙升
1-10月物流业总收入为10.8万亿元 同比增长4.0%
谈到中国,他连说三个“很麻烦”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是啥意思?
特朗普将被起诉,创美国历史
京港地铁16号线二里沟站开通 可与6号线换乘
北京亮马河今年首航 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建议严查超前学习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