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在甘肃敦煌启动。
“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甘肃省委网信办、人民网主办,甘肃简牍博物馆、酒泉市委网信办、兰州市委网信办、敦煌市委网信委、人民视频、人民网甘肃频道承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副局长陈仁泽,人民网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罗华,甘肃省委网信办副主任曹学义,酒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义战鹰等出席启动仪式。
罗华表示,当前,新技术、新场景不断涌现,新媒体、新传播快速迭代,这为我们讲好丝路故事、中国故事开辟了新路径,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以简牍为代表的中华文物、遗产、遗址,是中华文明“活的教科书”。借助一系列新技术、新媒体、新传播,我们可以同先贤对话,向文脉溯源,挖掘文物遗产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和合、大同等理念,让附着于文物之上的精神内涵不断提纯,与当下碰撞出新时代的思想火花。
曹学义表示,策划开展此次活动是集全网之势、汇平台之力,讲述好甘肃故事、展示好甘肃形象的良好契机。希望各网络媒体平台深耕细作,立足青春化、智能化、可视化理念,用直播态、沉浸式、全息化等新笔法,通过实地采访、沉浸式体验、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精心制作发布一批优质稿件和融媒体产品,让千年简牍走出“深闺”重焕光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义战鹰表示,本次活动对加强敦煌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携起手来,立足酒泉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共同为展现互信、互爱、互敬的中国形象作出积极贡献。

7月29日,“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在甘肃敦煌启动。
启动仪式上,来自高校、博物馆的专家们进行了以“竹木春秋,天下大同”为主题的沉浸式讲述,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汪桂海以及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分别以《河西走廊的汉简之都》《“亭障千里——出土简牍所见汉代对河西走廊交通安全的维护”》以及《简牍中的人、故事与历史》为题进行了讲述。
当天还发布了“简牍中国”主题片。启动仪式结束后,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经济网、光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央广网、环球网、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视听甘肃、新甘肃客户端等近20家网络媒体的记者将走进敦煌、兰州两地,开展集中采访。
三亚打造海边“直播市集” 推出旅游优惠产品 传递三亚“宜居惬意”的美好度假体验
2023年天津开行的“津和号”首个旅游专列抵达新疆和田 促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上海虹桥机场出入境客流量屡创新高 单日客流突破1万人次
榕台中小学生在福州欢聚一堂 共同体验福州软木画的制作流程
2023年首届“瑶池杯”昆仑美食节在“中国盐湖城”青海省格尔木市启动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进入开幕百日倒计时 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进入试运行 展出1500多件(套)文物 600件文物首次和观众见面
杭州举行“畅行亚运,有爱无碍”志愿服务共建项目启动仪式
以“唐山过台湾”为主题的舞蹈《天地祥和》拉开了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活动的序幕
谈到中国,他连说三个“很麻烦”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是啥意思?
特朗普将被起诉,创美国历史
京港地铁16号线二里沟站开通 可与6号线换乘
北京亮马河今年首航 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
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勇:建议严查超前学习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