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的国际环境来看,中国减降关税的决定颇为不易。关税总水平是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断降低关税,扩大进口。近年来,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大搞技术封锁,抬高贸易壁垒,冲击多边贸易体系,国际贸易环境越来越严峻。面对重重挑战,中国继续减降关税,扩大市场开放水平,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至2023年的7.3%,表明了支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坚定立场,也展现了一个世界大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定力。
中国减降关税的举措,让国际社会能够更好地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各国商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
以阿根廷为例,受减降关税等贸易利好政策推动,中阿双边贸易额近年来面对新冠疫情冲击逆势上扬,2023年已经达到约255亿美元。目前,中国是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在阿根廷经济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中阿贸易稳健发展,给阿根廷经济提供了巨大助力。因此,阿根廷媒体对中国最新的关税调整举措充满期待并加大报道,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在中国有针对性的减降关税举措帮助下,也受益颇多。为支持和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2021年,中国宣布进一步扩大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的产品范围,对原产于最不发达国家的98%税目产品适用税率为零的特惠税率。2024年继续对与我国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相关举措带来的市场机遇对最不发达国家来说弥足珍贵,是“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生动注脚,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调整关税在惠及国际社会的同时,也让国内经济和百姓生活充分受益。例如,在近几年的关税调整中,医药一直是降税的重点领域,不少抗癌药、罕见病药及相关原料的进口关税已降至零,有效提升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对一些关键矿产原材料进行减降关税,帮助国内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中国开放,世界共赢,体现于此。
美媒:美国向以色列提供钻地炸弹 这种做法自相矛盾
年服务人次超3亿 促就业作用不断发挥
英国一艘载有140人核潜艇故障 下潜至“危险地带” 险些造成舰毁人亡
消息称美国国防部仍在悄然增加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还试图努力从欧洲的武器库存中获取装备
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最大的医院希法医院进行了突袭 并发生了大爆炸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德国将在2024年把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增加一倍,达到80亿欧元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俄乌冲突中俄方获胜将影响北约的安全 北约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 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10022人死亡
消息称美以特种部队已进入加沙侦察,推迟地面行动的消息都是“烟雾弹”
中俄各扇了美国海军一记耳光
98岁中国远征军女军医方寿纯逝世 曾击毙3名日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