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日,旅俄大熊猫“丁丁”诞下的幼崽正式取名“喀秋莎”,这一名字源自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据统计,超过38万俄罗斯民众参与了这次熊猫幼崽选名的投票。“这是我们收获的俄中友谊果实。”莫斯科动物园园长阿库洛娃欣喜地说,我们愿继续同中方加强人文交流,为新时代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过去一年,中俄两国人文交流持续扩大,两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据俄罗斯政府统计,截至去年12月,有超过4.4万名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高校学习,超过1.2万名俄罗斯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4月,中国中小学、高校约有12万人学习俄语,俄罗斯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超过9.1万人,大学生超过2.2万人。“研究中国文化的需求正逐年增加。”俄罗斯欧亚国家语言中心项目经理茹拉夫廖娃说,报名学习中文的俄罗斯学生呈年轻化趋势,“以前学中文的基本是大学生,如今更多俄中小学生开始学习中文。”
中俄在旅游领域合作也不断升温。去年,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政策恢复实施。据俄罗斯政府统计,2023年,中国赴俄游客数量在俄旅游客源国中排名第一。俄罗斯文化部副部长马尼洛娃表示,俄中文旅交流合作是拉近两国人民心灵、深化俄中世代友好的重要方式之一。俄方欢迎更多中国朋友来俄旅游,共同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去年,中俄体育交流年圆满收官,两国体育合作亮点频现。第九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莫斯科第三届“孔子杯”中国体育和文化艺术项目大赛、首届“中俄杯”棒球赛、“中国大使杯围棋赛—2023”……一年来,双方举办各类活动400多项。俄罗斯体育部部长马特钦表示,俄中体育交流丰富多彩,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深化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新的一年,相信俄中文化体育合作将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中俄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同样硕果累累。莫斯科大剧院、马林斯基剧院等在华演出一票难求;第十三届中俄文化大集精彩纷呈;“中国文化节”在俄广受欢迎……俄罗斯文化部部长柳比莫娃表示,俄方对今年双方诸多文化活动充满期待,相信这些活动将持续加深两国人民友谊。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双方将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举办各项活动,扩大在优秀演出和展览团组巡演、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联合考古、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文化交流的水平和规模,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俄罗斯联邦文化部2024—2027年合作计划》,继续互办文化节、支持举办中俄文化大集和中俄图书馆论坛,进一步加强地方和青年文化交流。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表示,中俄文化年的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让中俄友好扎根人民心间,代代薪火相传。
英国“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举行
如果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将美国作为留学“雷区”,美国的创新活力和人才优势也必将受到削弱
围绕边境安全与移民潮,美得州与联邦“斗法”,引发局势升级演变成对抗的担忧
报告称:校园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的仇恨犯罪地点,仅次于住宅和街巷
一个短片,梳理下奥斯汀“消失”的那些日与夜
一架架空客飞机在中国诞生又“再生”,完成自己的“生命之旅”
因安全气囊问题,丰田汽车官宣在美国召回维修5万辆旧车
美媒称: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发生事故的波音客机在出厂时其应急舱门可能就缺少固定螺栓
哥伦比亚政府发布“国家灾害法令”,遏制频发的森林火灾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
屋漏偏逢连夜雨!乌克兰宣布对欧“断电”,欧洲能源危机或加剧
基辅轰鸣声持续不断!俄乌局势最新情况汇总
普京:美国内部建立起了一个“谎言帝国”



